站群导航

市政府网站

市政府部门站群

县区政府站群

  • 无障碍版
  • 网站地图
  • 设为首页
  • 加入收藏
您的位置:首页 >工作动态>政务要闻>详细内容

南芬区送实用技术下乡,助林农增收致富

作者:区政府办 来源:区政府办 发布时间:2017-11-08 10:30:4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   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,科技力量显得尤为重要。南芬区长期举办林下经济等实用技术培训班,开展送实用技术下乡活动。培训主要深入全区3个涉农街道,围绕林蛙养殖、刺嫩芽、辽东大叶芹、林下参等生产技术与市场需求情况,向广大林农传授林下经济生产实用技术,解答林农提出的技术问题,引导林农发展林下经济,助力农户增收致富。
    南芬区资源丰富,林茂水丰,森林覆盖率达78%。按照“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、抓点示范、项目带动”的林下经济发展思路,以林下种植、林下养殖项目为重点,目前通过技术下乡,种植林下参10700亩,已惠及地方农户近1000户3000人,亩产经济效益近1万元。封山育沟76条专门用于养殖林蛙,每沟预计养殖蛤蟆300斤,预计每斤200元。加之2013年起实施青山工程以来,借助有利契机,大力发展大榛子产业,已建成石湖榛子基地1处,占地面积1480亩,带动农户300户1000人,亩产经济效益5000元。到2023年,红松保有量达到1.3万亩;林下参达到1.3万亩;榛子达到1万亩;做大以林蛙为主的养殖业,促进我区林下产业初步形成一乡一业,一村一品的健康发展格局。
    此外,发展林蛙、山蜂近20万亩,红松6100亩,胡桃楸3500亩,刺五加大叶芹近500亩,木材加工企业17家,以大冰沟为主的森林旅游景区10处,成立以产业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0家。
    五年来,南芬区不断改善森林生态环境,确定生态公益林面积50.2万亩,投入生态公益林补偿资金近3000万元,惠及3个街道办事处、1个国有林场、23个行政村、林农近4000户,增加了林农的收入,改善了林农生活水平,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,实现了林地面积、林木蓄积量、森林覆盖率同步增长,生态公益林保持水土、涵养水源、防风固沙、净化空气等功能得到有效发挥。